楼盘“洋地名”禁止令引热议 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43 12

楼盘“洋地名”禁止令引热议  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近日,某省以地方法规叫停“洋地名”,规定“包括宾馆(酒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建筑物及居民住宅区在内”,一律禁止使用外国人名和外国地名作地名。禁令一出,马上引发热议。

  “洋地名”当然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有些是因地制宜的活学妙用,有些则是矫揉造作的附庸风雅;有些事涉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场所,有些则是个人(组织)具有完整产权的私产命名;有些经过长期使用已经约定俗成,有些则如“一夜东风来,万树梨花开”般突然泛滥成灾。面对情况复杂的 “洋地名”,“一刀切”地明令禁止,无论从法理上,还是从现实可操作性上,都值得商榷。

  不过,宽容不等于纵容,开放不等于不设防。当楼盘冠上 “威尼斯”“维也纳”就能鱼跃龙门追捧者众,当服饰缀上洋商标就能腰杆笔挺底气十足,当年过半百的家庭主妇也非要取名“洛丽塔”,那么背后的价值取向就确实病了。

  “崇洋媚外”的价值观,是市场力量、教育模式、社会舆论等多方合力的结果。这边,商业广告扑面而来的崇洋之风,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不容小觑。那边,在校园,有多少学校的教学安排里,语文得到像英语一样的重视?如果凡此种种都得不到规范纠偏,仅凭一纸禁令就想叫停“洋地名”,只怕是扬汤止沸。

  不同的文化,是人类基于不同的地理条件、历史传承而实践调适的结晶,很难区分高低优劣。中国地名的命名,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审美意趣,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每当旅行于辽阔的国土,笔者都为一个个或隽永典雅,或朴实通俗的地名灵思万里、心醉神迷,那是一种渗透血液的温暖情感。如果这样的“温情与敬意”遍植于民族的心灵,我们还用得着法规来禁止“洋地名”吗?

标签: 无

发表评论 (已有12条评论)

评论列表

    本站网友 苏芬战争
    11分钟前 发表
    禁令一出
    本站网友 中餐吃什么
    30分钟前 发表
    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审美意趣
    本站网友 时钟屏保
    7分钟前 发表
    当年过半百的家庭主妇也非要取名“洛丽塔”
    本站网友 edo
    0秒前 发表
    那是一种渗透血液的温暖情感
    本站网友 青岛伊美尔整形医院
    23分钟前 发表
    规定“包括宾馆(酒店)
    本站网友 防辐射服检测
    13分钟前 发表
    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本站网友 甘孜州九龙县
    6分钟前 发表
     近日
    本站网友 pdf加密破解
    12分钟前 发表
    万树梨花开”般突然泛滥成灾
    本站网友 百度提取码
    24分钟前 发表
      不同的文化
    本站网友 备孕吧
    26分钟前 发表
    “一刀切”地明令禁止
    本站网友 武汉江汉路
    6分钟前 发表
    当楼盘冠上 “威尼斯”“维也纳”就能鱼跃龙门追捧者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