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规模发展“降速” 减少部分效益不佳项目开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今日从碧桂园内部人士处获悉,碧桂园各区域将会对部分去化不佳、未达正负零的项目减少开工。该内部人士表示,这是正常举措,集团一贯要求区域根据市场状况和以销定产原则对开工规模作出适应性调整。
据了解,早在今年8月的碧桂园中期业绩会上,在规模之路上狂奔的碧桂园突然“刹车”,明确提出调整发展策略,控制发展速度。通过减少非操盘项目,提高良性权益占比,同时在拿地方面将更加慎重,聚焦现有项目运营。
杨国强也明确表示:“为了立基百年,集团宁可放慢一些发展速度,追根溯源地全面提升公司管理水平。”
从控制发展速度再到减少部分效益不佳项目开工,碧桂园的发展节奏再次作出调整。对此,国泰君安分析师刘斐凡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碧桂园的做法是保证现金风险,是在放慢发展节奏保证质量的过程。
据了解,碧桂园已不再公布全口径的销售数据,仅公布权益销售金额。截至2018年8月,碧桂园及其附属公司连同其合营公司和联营公司,共实现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额约788.4 亿元,同比增长8.05%。
显然,上半年碧桂园的工作重心已从规模扩张转移到资金安全。
而值得注意的是,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近南方区域9月月度例会上讲话也表示,万科将把“活下去”作为底线,重视现金回款的考核。
在政策严调控下,“活下去”已经不止是中小房企面临的课题,龙头房企同样面临生存挑战。房地产市场具有周期性,有市场好的时候也会存在困难期间,保证安全、穿越周期成为房企需要应对的头号难题。
一位龙头房企内部人士近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在的市场形势下,谁都不能保证能够活下去,即便是龙头房企,都面临倒下的风险,只有穿越周期才有未来可图。
9月27日,在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第八届中国价值地产年会上,阳光城集团执行副总裁吴建斌表示,现在房企需要调整心态,不应该对规模增长抱有太高的期待。吴建斌指出,除了放缓发展速度,房企需要把战略、投资的标准、执行力等各方面做好,在市场最差的情况下算得过账就没有问题。
- 上一篇
百城楼市库存规模回落到了七年前的水平 连续37个月供小于求
9月29日,某研究院发布8月百城住宅库存报告。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截至2018年8月底,某研究院监测的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42259万平方米,环比减少0.3%,同比减少7.2%。当前全国100城库存规模相当于2011年11月的水平,即库存规模回落到了七年前的水平。(新房) “2018年8月全国百城库存水平继续下跌,充分说明当前库存市场正步入到‘缺货’阶段。
- 下一篇
各地楼市五月首周低迷开局 房价高导致部分购房需求持续观望
今年三月新国五条细则出台前楼市成交透支,四月以来楼市成交量显著回落。而在楼市传统旺季“红五月”的首周,楼市仍然持续低成交的状态,低迷开局。业内人士认为,房价高导致部分购房需求持续观望。 各地楼市五月首周低迷开局 数据显示:4月29日到5月5日,全国主要54城市,新建住宅签约40564套,成交继4月2、3周继续下调。 据中原地产统计数据显示,上周北京商品住宅成交1453套,环比大幅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7 条评论) |
本站网友 菜谱设计 | 12分钟前 发表 |
穿越周期成为房企需要应对的头号难题 | |
本站网友 返祖现象 | 6分钟前 发表 |
仅公布权益销售金额 | |
本站网友 阴户口交 | 9分钟前 发表 |
同比增长8.05% | |
本站网友 大亚场站 | 24分钟前 发表 |
该内部人士表示 | |
本站网友 茯苓皮 | 25分钟前 发表 |
仅公布权益销售金额 | |
本站网友 方伟 | 21分钟前 发表 |
房地产市场具有周期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