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嘉:房地产去杠杆关键是要打消房价上涨预期

16 14

李宇嘉:房地产去杠杆关键是要打消房价上涨预期

今年以来,金融“严监管”框架下去杠杆加速,希望借助减少资金投放,倒逼经济主体修复资产负债表。(新房)


根据央行发布的数据,5月份,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继续维持在8.%的历史低位;1~5月份,社会融资新增7.9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1.45万亿元,创历史新低。从结构性去杠杆看,国企(特别是周期性过剩产能集中的国企)、地方政府是去杠杆主体。

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信用评级相对更低,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客观上受到去杠杆的影响更大,表现为不得不承受更高的贷款利率和信用利差。目前,民营企业信贷融资成本上升到10%以上,民间借贷甚至攀升到20%左右,国企与民企信用利差扩大到200个基点。

4月份以来,紧货币的“严监管”逐步趋向结构性调整,央行三次降准并提高受惠面,对小微和“三农”定向降准,公开操作投放大于回笼,不跟随美国加息等。但是,高杠杆对利率比较敏感,“紧货币”驱动的去杠杆会加速债务风险暴露,也会拖累GDP增长。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29日,全国信用违约事件所涉资金总额达25亿元,较2017年同期增长47%。2014年开启过剩产能出清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游价格回升并已传导至民营企业集中的下游。今年1~5月,民间投资增速回升至8.1%,经济韧性较足。但如果任由融资成本攀升,不仅固定资产投资会出现下滑,受加杠杆冲击的消费增速也会下滑。

从国际经验看,无论次贷危机以来的美国,还是上世纪90年代泡沫危机爆发后的 ,去杠杆进程都是漫长的,甚至这两个国家目前的宏观杠杆率仍在高位。因此,随着我国明确提出扩大内需,央行今年二季度货币政策例会明确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整体去杠杆未来有望转入结构性去杠杆阶段。

具体路径就是,除直接违约出清杠杆外,通过债转股(针对国企和过剩产能)、低利率的长债置换高利率的短债(针对地方政府)等低成本违约的“无痛去杠杆”,同时包括通过宽财政(如公共服务均等化、城镇化、扶贫等)和资金定向投放,棚改PSL(抵押补充贷款)和定向降准等。

近期,国务院发布的三年棚改攻坚计划明确推进今年580万套棚改任务,并以专项债券替代棚改PSL,同时对小微和“三农”再次启动定向降准,借此对冲去杠杆影响,并以供给侧革新修复生产和债务顺循环的链条,壮大和优化宏观杠杆率的分母。

结构性去杠杆若从行业来看,房地产杠杆率是最高的。目前,投资、消费、出口增速大多出现回落,房地产却一家独高。今年5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比升4.7%,连涨2个月,环比涨幅升至0.7%,创下去年6月以来最高;5月商品房销售金额1.26万亿元,同比增长20.5%,创下去年7月以来新高。

今年一季度10多家房企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接近80%,创历史新高,可见资金还在往楼市走。

杠杆不仅意味着风险累积,还代表了对资源的占用。“宽货币”要借助商业银行释放流动性,这与“紧信用”存在一定矛盾。从资本逐利的角度看,如果房地产价格没有调整、房地产杠杆率没有调整,单纯以配合宽财政的“宽货币”,可能导致资金继续往楼市走的错配。

近期,各地银监局不断开出高额罚单,包括信贷违规用作土地储备贷款、消费贷异化为首付贷等。房地产高杠杆、高溢价,这是系统性风险的总来源,如果房地产价格不调整、房地产杠杆不调整,不管是结构性去杠杆,或“宽货币、宽财政”对冲,都面临着巨大的政策走偏。

但是,房地产价格调整也好,杠杆率调整也好,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控风险,包括金融风险、财政风险、维持社会稳定的风险等。房地产去杠杆关系到2017年确定的三年“防风险”攻坚战战略能否实现,这是现实的倒逼,几乎没有退路。

目前,房地产的问题不在供求矛盾,而在于上涨预期以及预期的自我实现。回顾过往,但凡楼市回调期,都是库存较小的时期,高库存往往是回调后的结果。比如,不论是以狭义库存还是广义库存观察,我国商品房库存在2015年均已见顶,但房价上涨却并未止步,全国商品房均价增速在2015年的库存高点大幅反弹至7.4%。如果房价上涨的预期强烈,房价取决于需求,弹性小的商品房供给填不平狂热的需求端。

因此,当前的关键是要打消市场对房价上涨的预期。如果大家都认为未来房价将呈现“L型”走势,需求和加杠杆的动力会瞬间疲软。

近期,住建部等七部委启动了持续半年(今年7月~12月)、覆盖0个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顿。这0个城市涵盖了一二三线城市,这是很罕见的,因为过去调控集中在热点城市。同时,这也验证了5月份住建部对近期楼市明显反弹的论断,即投机炒作、捂盘惜售是主因。

因此,保持房价不反弹、房地产杠杆率不攀升已是迫在眉睫。

从近期的政策走势看,严打式的市场整顿在情理之中,但更关键的是,要检讨地方自主调控框架下某些火上浇油的政策,比如摇号、一刀切的限价等。

笔者认为,如果要保持房价在高位渐进回落、杠杆渐进降低,就要让限购、限售、限贷等政策常态化。这些政策,一方面挡住部分炒作需求进入市场,另一方面通过增加交易成本、增大交易摩擦、降低资产周转速度,逐渐消耗虚高的溢价和泡沫。

比较令人欣慰的是,目前经济基本面向好,无就业之虞,新经济态势良好,信用债违约仅占存量信用债规模的0.5%,这些前提反映出中国经济能够容忍以稍低但更有质量的GDP增速,通过强力倒逼降低地方经济对房地产业的依赖,同时引导市场预期。



标签: 无

发表评论 (已有14条评论)

评论列表

    本站网友 复方利血平
    7分钟前 发表
    维持社会稳定的风险等
    本站网友 生双胞胎的秘诀
    29分钟前 发表
    因此
    本站网友 鼻腔共鸣
    3分钟前 发表
    房地产去杠杆关系到2017年确定的三年“防风险”攻坚战战略能否实现
    本站网友 瑞和家园
    3分钟前 发表
    需求和加杠杆的动力会瞬间疲软
    本站网友 上海美林小城
    28分钟前 发表
    都是库存较小的时期
    本站网友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
    3分钟前 发表
    从近期的政策走势看
    本站网友 怎么清洁毛孔
    13分钟前 发表
    维持社会稳定的风险等
    本站网友 广播影视远程培训网
    21分钟前 发表
    整体去杠杆未来有望转入结构性去杠杆阶段
    本站网友 翟志刚
    8分钟前 发表
    从近期的政策走势看
    本站网友 瑜伽能减肥吗
    28分钟前 发表
    房地产去杠杆关系到2017年确定的三年“防风险”攻坚战战略能否实现
    本站网友 数据加载
    11分钟前 发表
    这是系统性风险的总来源
    本站网友 侯丽萍
    12分钟前 发表
    住建部等七部委启动了持续半年(今年7月~12月)
    本站网友 克拉克松
    12分钟前 发表
    而在于上涨预期以及预期的自我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