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人一起出资买地、一起出资盖房、一起低价购房,继200年IT工程师于凌罡在北京首次提出这样的购房理念后,今年7月11日,拥有多年房地产销售经验的孙智再次扛旗,声称要组织买房人,盖出比市场房价低40%的房子。 孙智称,召开此次见面会的目的是当面解答会员的疑问,透过少数会员达到一传十的效果,让更多人相信 上周六,记者来到地铁四惠站壹线国际小区,近20名会员在一间约0平米的房间内听孙智对合作建房前景进行介绍。现场,部分会员对资金安全、拿地难易度及时间表等问题提出质疑。 记者了解到,参与个人合作建房者多是看中合作建房的超低价格,但又对资金存放有很大顾虑,且不少会员持怀疑的心态,多想试探。 马先生夫妇来北京4年,均在中关村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目前夫妻俩住在月租1500元,只有25平米的小房子内。夫妇俩一直想在北京 会员:于凌罡曾在200年提出合作建房模式,但他多次拿地失败,你怎么看? 孙智:当时不成功,是因为2004年房价总体水平不高,搞个人合作建房不会比开发商便宜很多。合作建房这种模式首先要积攒人数,其次靠模式,如果有房价优势并且资金监管得力,最终会取得成功。不过,目前会员数还远远不够。 会员:按照目前的规则,我们以后会把钱汇到银行监管,等待拿地。那么中途想退出是否要收取手续费? 孙智:如果拿地成功,银行就会收取资金监管手续费。目前,我还在与银行沟通,争取不收会员手续费。 会员:什么时候能拿地? 孙智:合作建房新模式不是先拿地,而是先召集人,人数达到要求,收费,再去拿地。普通房地产开发公司在拿地问题上也存在很大困难。钱足够多,拿地就没问题。 会员王华峰今年24岁,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他家在怀柔,工作在西城区。由于工作地离家太远,来回跑不现实,因此他想买套房子。由于房价太高,他本打算暂时租房住,攒几年钱再买房。上个月,在网上看到合作建房的信息,便报名了。 他表示,目前合作建房还很不明朗,各方面细节又讲述得不是十分清楚,在得不到足够保证的情况下,他决定先跟踪了解。“先看看吧,其实不太放心。”
上周六,北京合作建房发起人孙智首次召集

合作建房发起人首次召集建房合作者开会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来源:高倍房产信息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5-07-10 20:00:19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