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不容小觑的三大“危机”

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一样,受到了经济危机节律的制约,仍处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延伸阶段。
当前中国经济遇到的困难是多层次的,但主要的困难在于:第一,就量上的扩张而言,中国遇到了国内市场的相对饱和以及其他国家贸易战的难题。这轮危机最重要的特征是过剩,过剩产能难以到新的需求,而新需求依赖消费能力的增长,但是,在中国通胀导致的生活成本上涨和生产成本上涨,实际上是在削弱消费能力。
第二,就产业结构调整而言,中国存在着原有产业的依赖性和新产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难题。大量的企业家在某种生意发家致富之后,往往有路径依赖的倾向,对于新产业来说,要冒着各种各样的风险,所以企业家们有时候并不愿意去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更重要的是,旧有的投入需要每年收回成本,所以不少人抵制创新。摆在中国产业创新一个现实的难题是研发成本很高,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教育与现实脱节,一旦一家成功了,马上就有无数跟风者进行模仿拷贝。模仿也能产生生产力,但这样的结果是大家重模仿,轻视研发,产业结构调整迟迟不能进行。很多新能源和高科技产业,刚一上马立刻就面临过剩,只好靠国家补贴来生存,就是这样的背景性因素诱致的。
第三,过度注重金融的投机属性祸害了实体经济。本来金融目的是让不流动的东西流动起来,让流动性差的东西变得流动性更好。但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就是为了投机,这种投机一方面严重危害了老百姓的财产安全,另一方面制造了金融泡沫,导致整个经济体系的崩溃。当快钱赚得比较容易时,没人愿意做实业,就算做了实业,很可能也会因为资金链断裂而沦为赤贫。各种各样的金融工具为货币超发提供了隐蔽渠道,最终的结局是国家信用破产,美国和欧洲现在的历史都已证明了东西。我们早就指出,现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对待债务危机只有一条死路了,为了延缓这种,就拼命的印钞票。新增钞票无论是作为救助金融机构也好,还是救助政府也好,还是以福利的形式救助民众也好,最终损害的普罗大众。当然,政府的信用也被自己祸害的一钱不值。
一直在强调信心,但光有信心是不足的,没有根据的信心不过是盲目的英雄主义,像唐吉坷德大战风车一样。信心需要实力的支撑,就中国股市而言,不是有没有信心的问题,而是大家对于整个股市制度信心严重不足,造成这种局面是各种各样的的出现彻底伤害了他们赖以生存的股民,股市变成了零和游戏。就房地产而言,我们调控了好几轮,都没调控好,最终归结还是货币之水上涨导致房价浮标上涨。
无论怎么做,保护公民的权利才能真正的调动民众的积极性,如果是一个掠夺市场,那么,不仅仅伤害的市场本身,还伤害了经济增长的根源。
- 上一篇
国务院督查组先行调研 急查楼市回暖防反弹
7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70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统计显示,6月房地产价格呈现环比上涨城市达到25个。在这样背景下,国务院已经召集包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称“住建部”)、国土资源部(下称“国土部”)等主管部门参加的会议,研究并讨论进一步落实房地产调控的相关政策。 作为这次会议的准备工作,住建部等主管部门已经对部分房地产市场热点城市和区域进行了调研工作。调研情况将向国务院总理、分管副总理
- 下一篇
张维迎评论中国房地产是因为政府管得少 中国经济才没有崩溃
自1978年开启的中国经济改革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一方面,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及经济高速增长,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选择越来越多,自由也越来越多;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名从改革前的第13位上升到现在的第2位,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发言权越来越大,G2(两国集团)成为国际流行词汇,甚至有“全球领导力东移”的说法。 另一方面,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也
相关文章
| 留言与评论(共有 5 条评论) |
| 本站网友 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 | 25分钟前 发表 |
| 我们早就指出 | |
| 本站网友 郭凯 | 18分钟前 发表 |
| 最终损害的普罗大众 | |
| 本站网友 治颈椎病 | 3分钟前 发表 |
| 摆在中国产业创新一个现实的难题是研发成本很高 | |
| 本站网友 褚明宇 | 21分钟前 发表 |
| 而新需求依赖消费能力的增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