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房地产调控中的多重博弈?

4 14

如何看待房地产调控中的多重博弈?

近期,一则“珠海楼市双限令松绑”的消息在微博上广为传播。虽然珠海有关部门很快进行否认,但敏感的舆论再度猜测地方政府“微调”楼市政策的意图。

  楼市博弈愈演愈烈,这是对政府自身决心和能力的重要考验。一旦把握不当,便可能对市场自身运行、政府公信力都形成负面效应。合理看待并应对楼市调控遭遇的多重博弈,甚为关键。

  此前,类似的地方“微调政策”传闻已多次出现。或是提高贷款额度,或是放宽税收标准,有些则是调整甚至试图取消限购,不一而足。一些试探之举顺利“闯关”,不少措施则被中途叫停。

  市场和行政力量的博弈也在明显加剧。虽然政府部门几次“喊话”调控不放松,但市场仍出现了一些让人担忧的迹象:一些城市又出现了排队买房、开发商涨价,楼盘降价面和降价幅度均在缩小;“地王”再度归来,房价上涨预期强化。此外,信贷政策的变化,客观上也在助推房地产市场的回暖。

  在市场内部,开发商、二手房房东、购房者之间的博弈更是从未停歇。近段时间,“楼市已见底”“稳增长必先‘救市’”等声音甚嚣尘上,不少担心房价上涨的购房者已放弃等待、争相出手。

  中央政府已关注到市场面的新动态:“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全国主要监测城市地价出现环比微升,6月份一些城市新建住宅价格出现环比上涨,目前房地产市场信息比较混乱,市场对房价走势的预期出现一些变化,众普遍担心房价反弹。”

  今年上半年,全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140亿元,同比减少442亿元,下降27.5%;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6.6%,增速比一季度和上一年分别回落6.9个和16.个百分点;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996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0%。

  国务院及有关部门负责人近期的接连表态,再次向市场传递出“调控不放松”的明确信号。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企业绝不能低估中央调控楼市的决心和能力。一旦引发房价快速反弹,便可能进一步招致严厉调控,使楼市理性调整的步伐受阻,对各方都带来不利影响。

  但现实问题也需要正视。比如,部分刚需因市场预期不明而持续观望,合理的购房需求难以释放;保障房、教育、水利等与土地出让金挂钩的民生支出受到“拖累”;钢筋、水泥、家装、家电等几十个与房地产相关的行业也持续低迷。

  从长远来看,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商品住房供不应求的矛盾将持续一段时间,房地产市场化改革不容迟滞;一旦行政手段“用药”过重、时间过长,便可能对市场本身的正常运行造成干扰,为后市埋下更深的隐患。

  对此,要把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同时也要从土地、税收、融资等各个方面入手,覆盖供地、建设、销售等各个环节,建立起普通商品住房、保障房这些“合理房源”的政策支撑体系乃至法律框架,使“增加有效供应”真正落到实处。

  对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企业来说,调控将成为常态,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也将步入相对平稳的增长区间,指望依靠房价暴涨赚“快钱”的时代已经过去,降低对房地产的依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房地产调控是一场“攻坚战”,是对企业的历练,更是对政府的考验。如经济学家许小年所说:欲降房价,必先扭转市场预期;欲扭转预期,必先调整利益;欲调整利益,必先推动体制改革。

标签: 无

发表评论 (已有14条评论)

评论列表

    本站网友 铝扣板吊顶价格
    6分钟前 发表
    争相出手
    本站网友 山东电脑维修培训
    29分钟前 发表
    这是对政府自身决心和能力的重要考验
    本站网友 bugbank
    30分钟前 发表
    对各方都带来不利影响
    本站网友 球虫
    7分钟前 发表
    为后市埋下更深的隐患
    本站网友 中国最美油菜花海
    21分钟前 发表
    使“增加有效供应”真正落到实处
    本站网友 刘立淇
    27分钟前 发表
    但市场仍出现了一些让人担忧的迹象:一些城市又出现了排队买房
    本站网友 湘乡租房网
    19分钟前 发表
    近期
    本站网友 庄家
    7分钟前 发表
    开发商
    本站网友 纸尿裤哪个牌子好
    6分钟前 发表
    下降27.5%;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6.6%
    本站网友 345
    26分钟前 发表
    家装
    本站网友 apm测试
    2分钟前 发表
    为后市埋下更深的隐患
    本站网友 卓越理财
    3分钟前 发表
    不少担心房价上涨的购房者已放弃等待
    本站网友 成都房价走势
    12分钟前 发表
    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