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能力买房只能让公积金沉睡 难以改善劳动者福利

22 19

没有能力买房只能让公积金沉睡  难以改善劳动者福利

 不少公积金缴存职工,买不起房又提取不了公积金,引发公积金“劫贫济富”质疑。武汉市公积金今年拟采取多种措施,放开低收入职工提取政策,如果职工月收入低于1900元,以后也不准备用公积金贷款(贷款 / )买房,就可以定期提取。怎样看待公积金“劫贫济富”的说法?大量公积金处于“沉睡”状态,怎样才能盘活它?国外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做法?本期“思与辨”进行探讨。

  ■ 主持人: 尹传刚(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嘉 宾: 匡贤明(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李长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后)

  杨国英 (中国金融智库研究员)

  “富多益而穷少益”、“富能用而穷不能用”,使公积金呈现出 “劫贫济富”的特点

  主持人:越是有购房能力的高收入体,越能尽情享受住房公积金带来的益处,而没有购房能力的低收入阶层,却无法借力于现行公积金制度。大家如何看待舆论对于公积金“劫贫济富”的质疑?

  李长安:住房公积金具有较强的互助金性质。大家通过缴纳一定数额的互助金,形成一个“资金池”,以便需要购房的人通过“资金池”获得一定额度的贷款,从而缓解购房的资金压力。可是,住房公积金在帮助一些人实现住房梦的同时,却由于制度上的先天不足,很快就陷入了一系列的困境之中,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掉进了“济富不济贫”的怪圈之中,缺失了应有的公平性和效率性。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味否定住房公积金的积极作用。公积金制度还是圆了不少普通民众的“购房梦”的,当然其中也包括了中低收入者。

  杨国英:舆论对公积金“劫贫济富”的质疑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应该说,在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颁布早期,其积极作用还是不可否认的,其时房改政策刚出来四五年,房价也仅有现在的1/10左右,住房公积金制度在早期,确确实实满足了相当一部分人的购房需求。但是,在其后房价突飞猛涨的十多年,我国公积金制度却一直没能与时俱进,这客观上导致了公积金制度“劫贫济富”的现状,因为,房价10多年涨了10倍左右,但人均可支配收入却只涨了4倍多,以现在的房价水平,公积金制度根本无法基本统筹,只有具备购房能力的高收入体才能享受到政策雨露,而低收入体却只能望“房”兴叹。这种“济富不助贫”的制度安排,不仅对低收入者不公平,而且也有悖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设计初衷。

  匡贤明:按现在的条例,大部分情况下只有买房等才能支取公积金,这就意味着没有能力买房的劳动者,其公积金账户的金额只能“沉睡”,难以发挥改善劳动者福利的作用。“富多益而穷少益”、“富能用而穷不能用”,使公积金呈现出 “劫贫济富”的特点。

  发挥公积金的功能,制度设计须有突破

  主持人:现在很多低收入者缴存公积金的额度有限,很难靠它去买房;已经买了房子的人,要照缴公积金,如果不再买房,也很难提用。大量公积金处于“沉睡”状态,且一直在缩水,怎样才能盘活它?

  杨国英:我国住房公积金使用率一直徘徊在50%至60%之间,很多人的公积金只能等到退休后领取,公积金变成了养老金。问题在于,躺在账户里的公积金,年利率只有0.5%,远低于银行存款利率。这意味着公积金“躺着缩水”,人们的利益因此遭到损害。未来的公积金制度系统改革,不能仅局限于住房,以及当前武汉公积金改革所涉及的定期提取,而且还应扩大到交通、医疗和教育等领域。

  匡贤明:公积金在使用上可以进一步拓宽范围。要简化手续,提高审批效率。下一步改革的方向,是把公积金制度与社会保障对接,使公积金成为个人承担社会福利支出的重要来源,真正发挥其福利保障作用。有的地方规定,职工患重大疾病可提取住房公积金;失业达到一定时限者,也可提取住房公积金。现在需要从制度上做出统一设计,真正盘活公积金。

  李长安:要盘活公积金,首先,要完善立法工作,目前,我国已经启动了《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修订的工作,应尽快打破各种利益的纠葛,加快修法的步伐。条例中不妨增设这样的条款:只要不违背住房公积金的强制性、互助性和保障性,缴存人拥有自己支配和使用的权利。换言之,只要符合法定条件,普通老百姓对住房公积金,可以自己作主,自由支配。其次,在扩大住房公积金的覆盖范围上必须强制推进,不能因为部门利益或地方利益的阻挠而犹豫不前。此外,提高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效率、适当扩大使用范围,也是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在公积金制度的适用范围上,有必要借鉴新加坡经验

  主持人:在公积金制度的设定上,国外有哪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匡贤明: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可能值得我们借鉴。第一,中央公积金是一个强制缴费型、缴费确定型计划。其制度设计是一种“保底”式的制度安排,而不是“劫贫济富”的安排。第二,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包括计划、家庭保护计划和退休计划在内。计划包括储蓄计划、健保双全计划和增值健保双全计划,家庭保护计划包括家庭保障计划和家属保障计划。第三,新加坡公积金账户分为普通账户、医疗救助账户和专门账户。普通账户可用于规定的购房、保险、投资和教育等支出。医疗救助账户可为成员及其直系亲属支付规定的住院和门诊费用,支付大病医疗保险的保险费。专门账户用于退休金积累。

  从这几个特点看,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已经超越了单纯的住房公积金的含义,而是涵盖了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福利的各方面。也就是说,这个公积金本质上是一个公民的社会福利账户。而我国当前还欠这样一个保底式、统一各项福利的账户。

  杨国英:事实上,我国1999年出台的公积金制度,最早是借鉴新加坡的,但是,却没能根据现实经济、尤其是房价的大幅上涨进行适应性调整。比如,新加坡早已将公积金制度适用范围扩大到交通、投资和教育等领域,而我国仍然仅局限于住房领域,在公积金制度的适用范围上,仍有必要借鉴新加坡经验。

  李长安:除了新加坡外,在一些非强制储蓄性的公积金制度国家如德国、英国,住房公积金则通过投资债券、发行等获得收益和筹集资金。

标签: 无

发表评论 (已有19条评论)

评论列表

    本站网友 egl
    5分钟前 发表
    国外有哪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匡贤明: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可能值得我们借鉴
    本站网友 景德镇陶瓷网
    6分钟前 发表
    而我国当前还欠这样一个保底式
    本站网友 报考注册会计师的条件
    15分钟前 发表
    普通账户可用于规定的购房
    本站网友 白芍总苷
    14分钟前 发表
    要照缴公积金
    本站网友 爱之深恨之切
    9分钟前 发表
    住房公积金在帮助一些人实现住房梦的同时
    本站网友 长沙白癜风
    18分钟前 发表
    不仅对低收入者不公平
    本站网友 洗牌算法
    16分钟前 发表
    当然其中也包括了中低收入者
    本站网友 php主机
    25分钟前 发表
    大家如何看待舆论对于公积金“劫贫济富”的质疑?   李长安:住房公积金具有较强的互助金性质
    本站网友 腋臭治疗
    1分钟前 发表
    但是
    本站网友 祠堂对联
    24分钟前 发表
    也很难提用
    本站网友 黄陂租房
    11分钟前 发表
    不仅对低收入者不公平
    本站网友 衢州新房
    1分钟前 发表
    但是
    本站网友 津保高铁
    2分钟前 发表
    健保双全计划和增值健保双全计划
    本站网友 爱诺婚纱摄影
    30分钟前 发表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包括计划
    本站网友 如何去除痘印
    0秒前 发表
    以现在的房价水平
    本站网友 完美者论坛
    28分钟前 发表
    有必要借鉴新加坡经验   主持人:在公积金制度的设定上
    本站网友 自动化包装生产线
    30分钟前 发表
    家庭保护计划包括家庭保障计划和家属保障计划
    本站网友 听涛雅苑租房
    2分钟前 发表
    换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