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股市跌幅.6% 房地产调控效果渐趋实现 刚需释放应鼓励
6月25日,沪深股市深度调整,水泥行业跌幅5.87%,跌幅居首,房地产跌幅.6%,跌幅居前。这两个前期涨幅不错的板块出现“意外”深跌,笔者认为,两个方面的原因不容忽视。
一是6月21日,美联储决定维持利率不变,重申维持超低利率至少到2014年底,被市场解读为经济发展前景仍难言好转,这则新闻仍在发酵;二是端午节前,发改委、央行、银监会、住建部等纷纷隔空“喊话”,称“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辟谣调控放松的传闻。
房地产调控对投资人而言可谓是“谈虎变”,从数据看也不难理解,房地产上市公司资金捉襟见肘,单从股权质押一项看,据统计显示,沪深两市总共有51家房地产公司涉足股权质押获取资金的大军中,其中,涉及质押的股权数量高达94.9亿股,同比大幅增加,房地产已经“伤不起”。
经过两年多的历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调控效果明显。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称“投机性需求基本被挤出了市场”;“房价的上涨幅度得到了控制”。笔者也认为,房地产调控目标已经或者渐趋实现。
近期,住建部等部委纷纷表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也有专家建议不但不动摇,而且还应该加码,这主要源于南京、深证等地出现了抢房潮,“地王”也重出江湖,会不会再次带来房价的不断推高,这是各方人士难以摆脱的担心。
但细细分析之后,这种担心恐怕就会释怀,甚至消弭。据媒体调查,北京、深圳等地出现的抢房潮,背后有着浓厚的炒作成分,买托的、动员老业主撑门面的等等不可告人的招数,不一而足。“地王”也只是寥寥无几,被吵翻了天、溢价约160%、经过数十轮竞价的恒大广州地王项目,是用来盖五星级酒店的,与商品房就不沾边。
一些地方出现了“量价齐涨”局面,其真实性恐怕也有水分,政策的误读、误解造成的上涨预期,从而带来了大量恐慌者的盲目入市,这恐怕是“量价齐涨”的根本原因,几大部委的“隔空喊话”自然会让盲目者很快清醒。
排除炒作、跟风之外,一些地方楼市成交量放大,其背后是不是存在压抑了两年多的刚性需求存在,笔者认为,这是毋庸置疑的,这种“顺其自然”的需求,理应得到鼓励。
经济增速下滑、国家“稳增长”压力凸显,受益于消费升级和城镇化,房地产仍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引擎,房地产下滑会波及到建材、家具等几十个大行业,对经济下行的拖累明显。笔者认为,抛开房地产,对“稳增长”来说,恐怕不是明智之举,保护和鼓励刚性需求的释放,应是一举多得之策。
再度加码房地产调控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不断澄清误解、误读,惩罚借机炒作者,呵护和推动刚性需求的释放,这应是房地产有关各方接下来的工作,在“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中亦如此。
感谢您对高倍房产信息网的认可,转载请说明来源于"高倍房产信息网
推荐阅读
留言与评论(共有 11 条评论) |
本站网友 腹部减肥最快方法 | 16分钟前 发表 |
房地产已经“伤不起” | |
本站网友 守信是一项财宝 | 25分钟前 发表 |
不断澄清误解 | |
本站网友 蔡燕 | 2分钟前 发表 |
住建部等纷纷隔空“喊话” | |
本站网友 money18 | 4分钟前 发表 |
政策的误读 | |
本站网友 四世同堂海狗鞭 | 9分钟前 发表 |
近期 | |
本站网友 高空作业 | 8分钟前 发表 |
房地产上市公司资金捉襟见肘 | |
本站网友 皱凯 | 30分钟前 发表 |
这主要源于南京 | |
本站网友 雅漾喷雾怎么样 | 19分钟前 发表 |
近期 | |
本站网友 王德明 | 15分钟前 发表 |
这种“顺其自然”的需求 | |
本站网友 七仙女下凡图片 | 8分钟前 发表 |
惩罚借机炒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