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调控应完善保障房建设差别化调控增加供应抑制投资性需求

6 8

未来调控应完善保障房建设差别化调控增加供应抑制投资性需求

  表面上看,新一届政府上台后,似乎对房地产调控“视而不见”。而恰恰相反,这一届政府对于房地产调控的认识要更胜一筹。之所以不将房地产调控“孤立”,是因为中央已经完全将房地产作为经济体制中的一部分来看待。

  近日,针对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多处涉及的房地产调控内容,网友称,房地产市场早已不再是鲜肉,将变成难啃的硬骨头。

  网友对分类调控拥护却持观望态度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2008年的十几年中,房地产行业无疑是一块无比肥美的“鲜肉”。在这“黄金十年”里,房价每年成倍数上涨,迅速拉动了建筑、建材、家居、家电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在这段时间,房地产对于GDP的贡献巨大,迅速确立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不过,针对此次两会,不少网友称,“鲜肉”很快就被吃成了“骨头”。此次两会政府的相关报告中指出,未来的调控方向并不是中央主导,而是地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做量身定做的“调控”。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针对房地产提出三个关键点:1、完善保障房建设,加大棚户区改造规模,提高大城市保障房比例,创新政策性住房投融资机制和工具。今年新开工700万套以上,其中各类棚户区改造470万套以上,年内基本建成保障房480万套。2、针对不同城市情况分类调控。、增加中小套型商品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应,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这样有针对性的指示,从出发点上分析,更能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人们有房可住的期望更高。

  但报告一出,不少网友还是提出了质疑。比如,网友“神之右手”表示,国家的方向是对的,市民也是认可的,但地方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做出合理的调控方案吗?出台的调控方案真的合适这个城市楼市的调控节凑吗?不少网友均对地方政府的落地执行信心较小,持观望和怀疑态度。

  从两会看房地产

  网友称或许有房不再是梦想

  房价的“狂奔”已经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百姓的生活质量。从数字上看,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在不断上升,然而背后显示出的问题是,普通百姓为获得房源所付出的代价越来越高。商品房制度出现后,得房渠道从原先的福利分房迅速向买房转换。大部分人意识到要买房的时候,房价已经涨到半辈子积蓄买一套房的程度。

  权威机构统计,目前中等收入水平的购房者如果要在上海等一线城市买房,就算不吃不喝,也需要花费24.5年的时间。按此计算,在家庭成员生活正常、无重大疾病等条件下,目前买房也成了“一辈子的事”。

  在此形势下,房子成为了结婚的“门票”,成为了离婚的动因,成为了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的一个重要来源。

  本次两会中的政府报告也明确指出了完善保障房(二手房 / )建设。网友“小妖”表示,如果保障房完善,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不同的买房方式,商品房(楼盘 / )不再是唯一的购房途径的话,相信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将会健康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而拥有一套自己可以长期居住的房子也不再是梦想。

标签: 无

发表评论 (已有8条评论)

评论列表

    本站网友 外卖单网
    12分钟前 发表
    成为了离婚的动因
    本站网友 佣金什么意思
    26分钟前 发表
    房子成为了结婚的“门票”
    本站网友 清水公园
    16分钟前 发表
    建材
    本站网友 今日图灵
    22分钟前 发表
    提高大城市保障房比例
    本站网友 珠芽蓼
    9分钟前 发表
    本站网友 买房计算器
    8分钟前 发表
    在家庭成员生活正常
    本站网友 考核评语
    6分钟前 发表
      但报告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