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洲赋
中国
一座年轻而澎湃的江南名城
执三吴形胜,观江海宏盛
陆枕三百里都会繁华
脉承八千年人文底蕴
商末属勾吴之地
春秋邻吴越王都
秦汉置会稽故郡
晋唐则暨阳新府
直至近代为沙洲县
沙洲,作为承古望今之地
孕育了这座城市勇于探险、开拓的精神
始终以契合时代的梦想,作序港城未来
十里锦绣,与时代正相迎
紧握时代脉搏进驻沙洲
以紫禁造园之序象天法地,制四临十礼
为港城,恢弘时代 复刻东方
具体施教范围以政府发文为准
唐宋遗风,沙上蓝图初现
沙上地区历史悠久,宋代开始,沙上地区分属于常熟、江阴、南通三县,香山、东横河、盐铁塘以北的长江江心沙洲和边滩逐渐积涨成陆。以南北川港为界,东部属常熟县、西部属江阴县,城市建制初步形成。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明清照骨,沙上恢弘建制
清代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在北沙即常阴沙与刘海沙之间开凿常通港,港北刘海沙隶属于通州府,隶通州管辖。常通港以南属常熟,清末民初归常熟县沙洲市自治公所治理,治所设在合兴镇,后迁往西港镇。
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属刘海沙乡自治议事董事管理局治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民国风情,沙上历史写照
民国时期实行区、乡(镇)、保甲制,解放后废除保甲制,实行区、乡(镇)设置。港南地区属常熟县实行区乡制,以区辖乡,归南沙区管辖。
民国2年4月,重新划区,属第七区,即西港区。
民国0年2月,中国共产党在沙上建立抗日民主政府。
民国年10月,实行国共两党双十协定,归复国民政府旧时建制。
民国5年5月,常熟县扩、并乡镇,重编保甲,西港区改称沙洲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建党伟业,沙上繁荣富强
1949年4月,原属南通管辖的刘海沙划归常熟县,锦丰在常通港以北的土地划入沙洲区北固乡治下。
1957年7月15日,撤区并乡,锦丰地区锦丰、南兴、店岸、西港4个小乡合并成大乡--锦丰乡。
1958年2月,常熟县撤销区级建制,锦丰乡直属常熟县人民政府管辖。
1962年元月,建立沙洲县,锦丰人民公社隶属沙洲县管辖。
1986年9月,撤县建市,锦丰乡属市管辖。12月5日,锦丰撤乡建镇。
1991年5月,锦丰镇居民委员会成立。
200年由原锦丰、三兴、合兴三镇及原东莱镇三个村合并组建而成锦丰镇。
设立沙洲县政府文件
撤县建市文件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万众聚心,沙上再续辉煌
截至2016年11月锦丰镇面积114平方公里,辖2个办事处、2个行政村、9个社区居委会。
而锦丰镇重点打造的沙洲新城所在的锦丰先后荣获、全国环境优美镇、中国绿名镇、国家全民健身工程示范项目、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示范镇、并于2015年2月,锦丰镇荣膺第四届全国文明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沧海桑田,大浪淘沙,昔日沙洲今日锦丰以更加高昂的姿态引领港城巨变。矗立港城北大门,棨戟遥临,不忘沧海之志。在党的号召下,为中国,为延续吴越辉煌。
沙洲新城位于整个市行政辖区的几何中心,总用地面积12.46平方公里,南接市区,市域一干河清水走廊穿越新城中心,形成“一河两岸滨水栖居”的现代舒适生活区。未来随着人口聚集,将逐步成为锦丰片区行政、商贸、文体中心。
▼
▼
可凭转发截图
至十里锦绣城市展厅
领取精美礼品一份
领奖地址:大南水街十里锦绣城市展厅
(一品皇家精品酒店旁)
形状分割线
备案名:十里锦绣花园
开发商:苏州正信置业发展有限公司
本广告为要约邀请,相关内容不排除因政府相关规划、规定及开发商未能控制的原因而发生变化,本公司保留对宣传资料修改的权利,敬请留意最新资料。买卖双方权利义务以双方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及附件等协议为准。具体施教范围以政府发文为准。本文部分图片源自实景,素材、版权属于作者,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具体施教范围以政府发文为准。本文中所有数据有效期截至2017年12月17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