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破土动工高度将达到500米的新摩天大楼 上周三,华润集团总部大厦“春笋”在深圳破土动工。这座高度将达到500米的新摩天大楼,将一举超过目前已建成的深圳最高建筑——高441.8米的京基100大厦,不过这个高度却不一定能站上深圳最高建筑的顶点。即使是在深圳已规划和在建中的项目中,春笋的这一高度也仅仅能排到第四。 像很多中国经济发达的城市一样,深圳,正在这样一轮高楼竞赛中簇拥着向“摩天都市”而转身。而像是京基、平安、佳兆业这样的企业 小编 2025年06月18日 29
大型房企在京沪粤等热点城市的拿地热情开始显现 两幅黄金地块 均以底价成交 10月23日,位于市北区、李沧区的两幅黄金地块进行拍卖,结果均只经过一轮举牌,就以底价成交。 上午9时30分,拍卖会在青岛市公共资源交易大厅准时开始。尽管当天进行拍卖的两幅地块均堪称“黄金地块”,却并没有太多的竞买人到场。 根据拍卖公告,1号地块位于台东一路、威海路、山口路、郭口路围合区域,处于台东商圈,土地面积9889.6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43514 小编 2025年06月18日 33
北京今年建设保障性住房7.6万套 超过年初任务指标 记者昨天从北京市住建委了解到,今年全市已基本建成包括公租房等在内的保障性住房7.6万套,超过年初确定的全年建设7万套保障性住房的任务。此外,北京正考虑以发放租金补贴、市场租赁等方式筹措保障房房源,盘活社会存量。 前天,北京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王安顺在调研保障性住房建设和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时强调,要加大力度推进保障房建设,加快配租配售步伐,尽快形成实物供应,同时加快脚步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 小编 2025年06月18日 36
业内人士预计地产股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走高 市盈率6倍以下,这或许是港市下一波内地房企IPO的定价区间。尽管与港市大多数上市公司相比,这个市盈率貌似偏低,但自2008年以来,绝大多数内地房企赴港IPO的定价也多在此之下。 不过这种局面可能即将结束。业内人士分析,2008年以来,金融风暴的影响和内地持续的房地产调控共同造就了地产股定低发行价的局面。而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逐步明朗以及内地楼市调控的政策触底,预计地产股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 小编 2025年06月18日 36
武汉加大公共租赁房建设 拟按住宅总面积5%-10%比例配建公租房 武汉加大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力度,正酝酿新政,拟在商品房项目中,按规划住宅总面积5%-10%的比例配建公租房。昨日,武汉市人大常委会视察该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市住房保障办汇报了相关情况。 昨日上午,武汉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一行,视察了百步亭文卉苑、后湖惠民居保障房项目。 在百步亭文卉苑,入住廉租房不久的杨义斌说:“以前我一家三口租住在劳动街新三村,22平方米的房子,月租金300多元。 现 小编 2025年06月18日 31
房价从2008年涨到2013年 2015房价是涨是跌? 房价到底会不会跌?如果把这个问题抛在2014年以前,别人会说你是“神经病”,毕竟房价从2008年一直涨到2013年,就算是调控也难抑制房价上涨的步伐。但是,如果把这个房价问题用在2014年,相信很多人“游移不定”。 从2014年开始,房价出现松动,被称为房价风向标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房价也开始松动,随后三四线城市房价全线溃败,只涨不跌的房价神话被跌入“凡间”,购房者也首尝 小编 2025年06月18日 30
房地产税有望2017年实施 立法初稿已基本成形 不久前,财政部部长楼继伟的一个简单表态,将已进入“静默期”的房地产税再度带入公众视野。目前房地产税立法的初稿已基本成形,按照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之前透露的推进计划,房地产税有望2017年实施。落地后的房地产税会是什么样的呢?届时几家欢喜几家愁呢? 基本框架:按面积征收 将设起征点 一位接近住建部的消息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目前,房地产税以面积为单位的征收方案已经基本获得通过。 小编 2025年06月18日 30
房地产税改革:税负向持有环节侧重 调节投机性住房 匿迹已久的房地产税改革终于再度走进百姓视野,随即引发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在8月5日公布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房地产税立法的规划,从房产税改革正式上升为房地产税体系建设。 有专家认为,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方向是减轻交易环节税负、增加持有环节税收;同时,对“房姐”一类的投机性住房持有者,将通过税收进行适度调节。 改革历程 从“房产税”到“房地产税” 传言已久 小编 2025年06月18日 34
商业地产产能过剩 从“重开发”走向“重运营” 商业地产经历了十年的高速发展,目前已经到达了相当庞大的规模,有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中国商业地产开发总量已达到5.64亿平方米。 体量巨大,随之出现的产能过剩问题也不容小觑。“目前国内各主要城市商业地产供过于求,短期内供应消化压力较大。”第一太平戴维斯最新的报告指出,商业地产开始面临产能过剩的威胁,泡沫化倾向越加显著,市场空置率增高的风险加大,商业地产触地就赚、拿地就赢的时代将 小编 2025年06月18日 32
房企开始多元化转型谋生 高增长、高利润时代已成往事 随着商品房去化加速,房企资金状况也有所好转。据国家统计局12日发布的“2015年1-7月全国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显示,房企到位资金增速已经连续两个月正增长,持续下行一年半的住宅投资增速,也开始由跌转涨,小幅回升。 但这并不意味着房地产行业的全面复苏。业内人士分析,房地产高增长、高利润的时代已经过去,越来越多房企开始多元化转型谋生,逐步缩减纯房地产开发业务比重已成为不少房企的突围之术。 小编 2025年06月18日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