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对税收寄予厚望 房产税试点城市扩容消息不绝于耳
上海、重庆的房产税试点已有两年有余,从大体上看,房产税这座房子的结构效果是值得肯定的。而房产税试点城市扩容的消息一直不绝于耳,每一次有关房产税的消息一出,各种各样的联想就会蔓延开来。进一步分析,这实际是税收万能论在房产税身上的体现。 长期以来,社会对税收总是寄予厚望,甚至连遏制大吃大喝这样的廉政建设问题,曾经一度也要税收来担当。如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筵席税,就是对税收厚望的产物。其实,税收没有像人们想得那么大的作用,过分夸大税收的功能,会导致小马拉大车,最终劳而无功,甚至带来严重的副作用。 具体到当前热议的房产税,如果不对其功能定位搞准,也会带来严重的后遗症。房产税总在试点而难以在全国推开,实际上就是社会对房产税过多的幻想,使房产税的功能定位在左右摇摆。 依我所见,房产税的推广应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房产税试点,让大家去关注评判房产税的推进,会收到怎样的成效,从上海、重庆两地的试点来看,并没有太多的反弹,所以现在这步已经完成了。 第二步涉及房产税的定位,应把针对个人的房产税定位为住房调节税,主要发挥调节功能,调节住房资源配置和消费,主要针对多套房和高档住房,而不是针对普通老百姓,在我国现实条件下,要对所有国民征收房产( 第三步,就是要把个人住房调节税变成国民税,这需要我们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能不能成为主体税种,要看现实情况,但从我国目前的行政架构来看,是很难成为地方主体税的。房产税被说成是完善地方税体系的重要内容,要把房产税打造成地方的一个主体税种。这在我国现状下显然是一种奢望。无论怎样改造,房产税在我国都无法成为地方财政的主体税种,甚至成为市县主要税种的可能性都是微乎其微的。不只是现在难,将来也难。其原因不在于房产税本身,而是国情决定的。我国的地方政府职责很多,要撑起地方政府,单靠房产税是不可能的,除非房产税征收很重,但这也不合乎现实。我国是中央决策,地方执行,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在这样的体制下,地方政府规模必然会大,尤其是市县政府,上面的各项方针政策都靠他们来落实,房产税无法成为其主要的收入来源,至多是一个补充而已。在西方国家,地方政府职能单调且小,一个房产税就几乎可以撑起来一个地方基层政府。西方的地方政府分级分家,各干各的事,联邦政府也不会通知他们去开会落实什么事情,这个体制的不同,就决定了地方政府的职能,所以房产税在我国很难成为地方主体税种。 综上所述,我国的房产税不能定位在“抓钱”上,更不能幻想成为地方主体税种,而只能是个人住房调节税,或叫做住房消费奢侈税。一是让占有房产多的人多交税,占有越多,交税也越多。二是抑制住房消费上的奢靡,引导住房消费,以使我国十分紧张的住房资源及土地资源得到更公平的享用。抛开幻想,扔掉教科书的房产税定义,房产税就无须扩大试点,而可以一步到位,在全国实行。
- 上一篇
楼市调控是一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博弈场
各地楼市“国五条”新政细则执行已一月有余,正如人们所预料的,更严厉的调控政策使一线城市成交量大跌。尤其在执行新政最严格的北京,二手房成交量较上月更是下降了近九成。 北京楼市在短期内退烧,靠的更多的是“限”字当头的政策组合:更大范围的限购——非京籍单身人士禁购二套房;更严厉的限贷——二套房贷(贷款/)首付一律七成;更直接的限价——如果开盘的商品房项目报价偏高且不接受指导,将不予核发预售许可
- 下一篇
房产税能替代限购政策吗?涉嫌二次征税吗?
房产税在第一批试点城市上海、重庆已实行两年有余。近日有媒体报道,市场上有传言,包括杭州在内的第二批试点城市会在近期公布。承载着人们不少期望的房产税再次被热议,人们期望房产税能抑制楼价、终止卖地财政的现象。而房产税第一批试点的效果到底如何,房产税接下来该怎么推开?房产税能否抑制楼价?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本报专访了专注研究房产税的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 试点效果 没出现“此路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9 条评论) |
本站网友 苏宁易购京东商城 | 13分钟前 发表 |
长期以来 | |
本站网友 济南清华医院 | 20分钟前 发表 |
要撑起地方政府 | |
本站网友 jco | 9分钟前 发表 |
至多是一个补充而已 | |
本站网友 刘亮华 | 10分钟前 发表 |
如果不对其功能定位搞准 | |
本站网友 西安妇科 | 21分钟前 发表 |
占有越多 | |
本站网友 外滩5号 | 17分钟前 发表 |
主要针对多套房和高档住房 | |
本站网友 中日汇率 | 16分钟前 发表 |
抛开幻想 | |
本站网友 it技术网站 | 14分钟前 发表 |
房产税总在试点而难以在全国推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