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大陆地产大亨潘石屹对大陆房地产市场发展前景不表乐观,他不久前用「铁达尼号」来形容,说马上就要撞到前面的冰山。对照中国指数研究院日前公布,全大陆100个城市新建住宅价格,在连续上涨2个月之后,今年5月首次下跌,6月的跌幅扩大;上半年新房成交量大幅下降19%,其中一线城市降幅最大,高达1.4%,显示大陆房地产市场呈现持续衰退趋势,小型开发商违约的案例增加,房地产泡沫破灭的疑虑节节升高。
房地产市场价跌与量缩已拖累大陆经济成长动能,大陆央行日前公布「银行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第2季仅为27.%,较上季下降9.1个百分点,创下过去七个季度的最低值,即可看出端倪。因此,瑞银、渣打、野村证券等国际金融机构先后调降大陆经济成长预测值,并直指房地产市场波动是当前大陆经济的最大风险。
由于大陆城市普遍存在楼盘(楼盘 / )供给过剩的现象,需求方又多预期房价还会下调,致购买态度趋向观望且逐渐蔓延,一般对大陆房地产市场后势发展都持较谨慎、保守的看法。例如,投资机构巴克莱预测大陆房地产市场衰退趋势将延续至2015年;高盛预估开发商将经历两年的库存调整期,调整期间大多数城市的房价将再跌10~15%,而成交量也会萎缩15%左右。
短期内大陆房价仍将继续看跌,除了庞大的库存量需要时间消化外,诸多政策因素造成需求减弱也是主因。譬如,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将使持有房地产的隐密性不再,民众宁可持有人民币,或其他外币等金融资产,取代购置房地产;又如房地产税政策推出,使得房产持有成本增加,民众不但会降低购置意愿,也可能抛售原持有的房产,加剧市场供需失衡。
此外,由于大陆正在加强对影子银行的整顿,信托公司、理财产品领域都受到波及,加上大陆先前出现了公司债史上的首例违约,也令投资人对房地产市场的信心减弱。
大陆房地产市场存在巨大的泡沫,是否会导致房市崩盘,备受关注。由于房地产的产业链涉及建筑、家俱,以及钢铁、水泥、瓷砖等建材行业,总产值占大陆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高达2%,其兴衰必然影响整体经济的荣枯,尤其土地收入占地方财政70%以上,大陆政府势必不会坐视房地产市场崩盘。目前大陆中央尚未出重手,表示此波结构调整衍生的问题,还在可承受的范围,2009、2012年两次全国性新开工数触底时,大陆政府均出现政策松动的经验显示,大陆政府有能力处理善后。
面对房市库存量增加、价格下跌的压力,上半年大陆中央的政策,一直谨守「分类指导、双向调控」的原则。大陆住建部强调,对一线城市将继续增加供应,遏制投机性投资需求,限购政策不退出;对于住房库存量比较大的城市,要控制住宅用地规模,调整新建住房供应结构。
在这样的政策基调下,除北京、上海等一级城市,其他城市被默许可因地制宜选择政策的方向,于是原已暗中对现行政策进行微调的城市化暗为明,纷纷放松限购条件。据统计,迄目前全大陆已有近20个城市对房地产政策进行微调或松绑,大部分集中在长三角地区的三四线城市。
这些应对房市景气衰退的政策,迄目前为止仍未见明显的效果。不过,为了避免房地产泡沫扩大,短期内大陆中央似乎没有全面放松限购政策的打算,除非经济进一步下滑、地方政府财政出现更大困难,中央政府才有可能全面放宽调控,开闸放水。房地产价格的涨跌,在某种程度上属于政治问题,大陆中央不可能放任不管,目前除了继续实行「分类调控」,落实「微刺激」政策,在金融面,将继续实行差别化的住房贷款政策,积极支持首套住房需求;此外,将加强掌握房地产开发商的财务状况,防范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可能衍生的金融风险。
标签: 无
发布时间: 2025-07-11 08:00:01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