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房源信息 >

房源信息

专家不厌其烦预测楼市 徒劳无功的活做了多年

2025-07-14 11:18:01房源信息5
 201年前,以限购令为代表的房地产“十年九调控”,其结果是,一方面中央不断出台调控措施,一方面房价继续高企,唱衰论从开发第一天起就没有停止过,奇怪的是一些机构和专家,年复一年,不厌其烦预测楼市价格,涨跌和崩盘,徒劳无功的活做了多年。    进入2014年,种种迹象表明,发轫于2009年的史上最严厉房产调控似乎已到拐点,中央调控楼市的行政力量终于发挥到极致,如今房地产“救市”呐喊此起彼伏。然而

专家不厌其烦预测楼市  徒劳无功的活做了多年

 201年前,以限购令为代表的房地产“十年九调控”,其结果是,一方面中央不断出台调控措施,一方面房价继续高企,唱衰论从开发第一天起就没有停止过,奇怪的是一些机构和专家,年复一年,不厌其烦预测楼市价格,涨跌和崩盘,徒劳无功的活做了多年。  
  进入2014年,种种迹象表明,发轫于2009年的史上最严厉房产调控似乎已到拐点,中央调控楼市的行政力量终于发挥到极致,如今房地产“救市”呐喊此起彼伏。然而,这些剑指高房价的政令带来的结果却是房价继续高企,仍有大批开发商偷着乐,放言“政府比我们急”。
  
  一、别指望征税能降房价,实施征税将遥遥无期
  
  按照三中全会确定的基本原则,政府的主要职能全面转向建设保障房,商品房则交给市场主导。这意味着,伴随着新一轮城镇化的浪潮,中国大中城市房价短期快速下降的可能微乎其微。从长远看,至少到2020年前,有三种力量可能会打破中国大中城市房价只涨不跌的怪圈———征税、产权统一登记和保障性住房。但现在是2014年。
  
  首当其冲当属房产税。三中全会也明确指出,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
  
  然而试点多年,被财政部认为“没有价值”而否定,试点被否定了,下一步扩大试点需要多少年就很难说了。
  
  从试点来看,在上海市,以上海居民新购第二套及以上住房和非上海居民新购房将征房产税,税率暂定为0.6%和0.4%;在重庆,对主城九区内存量增量独栋别墅、高档房、外地炒房客购第二套房将被征收房产税,税率为0.5%-1.2%。据上海财税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上海2012年房产税收入约为92.5亿元,约占税收收入总额的0.8%,而一般中小城市,“土地财政”超过50%比比皆是,因此,征税取代“土地财政”的积极性,地方政府积极性不高。
  
  沪渝两地的试点对抑制房价和增加地方收入作用都不显著。两地的消极做法,既无人,也无机构追查,咨询和评估征税效果,一切烟消云散,不了了之。
  
  房产税的挑战是因为“直接税”改变的征税方式,假如动真格的,即使税率很低,老百姓仍会有“割肉”感觉。但是,在目前的立法不完善,信息不透明、产权登记混乱、区域差别天南北差别大的环境下如何能全面推动呢?
  
  由于国家为出台房产税法,地方政府不积极,上海和重庆基本上采取了缴税靠自觉的态度,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作用。这就是中央的调控政策、社会、媒体和“伪专家”寄希望于的房地产征税遏制房价上涨论,我不说这项政策已经破产,至少真正实施起来遥遥无期。
  
  二、不动产立法,征税或将遥遥无期
  
  随着房产税立法纳入议事日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去年11月2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将分散在多个部门的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由一个部门承担。这意味着中国许多房产的主人有望结束长期的“潜伏”状态,房产成为家庭“透明”的资产组合,部分业主势必会引起纪检监察部门和“好事者”的浓厚兴趣,我认为这是社会的误解,产权登记目的不是反贪官,而是征信系统建设,建立一项有效的产权制度,属于社会主义“转型经济国家”的“技术手段”。
  
  在社会主义国家,老百姓对于产权明晰概念比较模糊,行政机构对登记、篡改和信息混乱状态不以为然,这预示着房产税全面征收一定充满复杂而尖锐的利益博弈,在我看来,完整的国家财产和私人财产登记制度估计10年都难以制度化,规范化,无错化,实施难度会超乎每个人的想象。地方政府不积极的事,中央要推行,不知会弄出那些怪招,让中央难堪,可怜老百姓希望房价下降,只能望眼欲穿,继续等待。
  
  从严格的个人产权看,表面上我们拥有房产,实际上缺乏真正意义的产权。70年房产权,让人感觉“人没有死房没了”。至少有一半的住房,不等征税立法就已经折旧进入维修期,亏了坏了地方政府不管,会让许多人想不通,房地产业带来的“财政红利”早已花个精光,为何不让人担忧?
  
  地方财税不够透明公开,房产征收尺度时机掌握不当,势必会引起民意剧烈反弹,造成严重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到了研讨的时候了,以现在行政部门的效率,不动产立法征税道路会相当漫长。
  
  三、不动产税暂难填地方政府税收大胃口
  
  我必须让大家注意一个事实,\“土地财政”比较多的地方,负债还而越严重,我们不知道过问土地出让金支出的那一天是否会有?长沙市负债已经位列全国前茅,大型工程一个接一个,每每为自己的“地王”兴高采烈,前任花钱,后任还债这是当前执政官员的基本思维。
  
  地方债务如此沉重,1994年中央分税制,几十年未能及时修改,完善,一下子要顺与地方的事权财权关系似乎处于积重难返的境地,地方政府对培养长期税源兴趣不高,喜欢短平快。如果房产税的收入过低,难以遏制和矫正长期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一旦失去土地财政,所谓的民生优先必然让位于庞大行政开支的“吃饭财政”。
  
  保障房与房价息息相关。湖南省的做法是通过住宅产业化推动保障性政府政策的落实,客观上主动承担保障性住房数量、质量和配套设施的责任。只要提供足够保障房源,势必对房价起到极大冲抵作用,导致地方政府丰厚的土地出让金收入锐减,不仅中央与地方,省与市仍会有不断的政策博弈,改革至今,远没有一好百好,惠及所有利益集团和各个行政机构的政策了。
  
  放眼未来,靠行政力量支撑的保障房建设依旧不容乐观,保障性住房产业化进程财政保障依然取决于土地财政多少会“让利”于民。
  
  十八大“三中全会”确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能够有效稳定房价,为个人资产保值增值提供了基础保障。但面对人民币“内贬外升”、缺乏财产保值增值渠道的百姓从事房产投资的冲动很难遏制,成为助推房价上扬的强大助推器。
  
  在现行法律体系和房产开发制度下,一块土地要变成楼盘,不仅政府需要拿走高额土地出让金,一百多个公章后面潜伏着各种名目的收费,势必会最终演化成高额成本,如此看来,假设市场没有需求,房价下降恐怕都不会。住建部曾称,有监管显示,商品房平均寿命也只有平均0年,让人多少有些“人活着,房塌了”的意味,这意味着所谓的“刚需”,改善性住房永无止境,政府小区永无止境。
  
  可是,从历史来看,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跌的楼市,这是唱衰楼市的最大注。但中国房价短期真正下降还不那么容易。唱衰论年复一年,你唱罢来我登场,就是难见楼市崩盘,因此,地方政府、开发商和老百姓无需为房价下跌过分担忧,不仅如此,房地产转型、住宅产业化、城市化进程和宏观经济趋好,房地产繁荣将持续多年!

留言与评论(共有 8 条评论)
本站网友 本周
13分钟前 发表
让人多少有些“人活着
本站网友 西部酒城
12分钟前 发表
两地的消极做法
本站网友 chuangshi
2分钟前 发表
表面上我们拥有房产
本站网友 枸杞泡酒
26分钟前 发表
咨询和评估征税效果
本站网友 百斯盾官方旗舰店
0秒前 发表
势必会最终演化成高额成本
本站网友 绿地国际花都
30分钟前 发表
亏了坏了地方政府不管
本站网友 利玛窦
10分钟前 发表
下一步扩大试点需要多少年就很难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