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贷款收紧未来楼市何去何从 坚持差别化调控给予金融支持

4 9

各种贷款收紧未来楼市何去何从  坚持差别化调控给予金融支持

一季度房地产宏观数据近期陆续发布,前期一直为“崩盘阴影”所困的中国楼市确已出现量价增速双双放缓的迹象。在房地产开发贷和个人房贷“两头收紧”的信贷环境下,中国楼市将往何处去?


房地产一季报出炉:楼市成交量价增速双降
近日,国家统计局相继发布了“2014年1-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和“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作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一季报”,这组数据显示,今年前月,全国楼市成交出现量价增速双降:
2014年1-月份,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7%,相比去年全年增幅下滑2.2个百分点;住宅销售额亿元,同比下降7.7%,降幅与去年全年下滑4.个百分点。
房价方面,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显示,月份68个城市涨幅回落;与2月相比,4个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现已下降。
DTZ戴德梁行董事、华东区综合住宅服务主管伍惠敏认为,虽然一季度是传统市场淡季,但2014年一季度楼市成交量下滑更重要的原因是,经历了201年市场成交量和房价的大幅上升后,市场开始进入调整期。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名誉会长聂梅生在20日举办的“2014年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上表示,今年房地产市场出现三大趋势,一是房地产各项指标仍处于高位,但房价、投资额、交易量等指标的涨幅均在下滑;二是房地产资金总体紧张;三是不同城市、地区、企业间的分化将持续,“表现会有很大差距”。
地价高企或影响未来商品房供应
数据同时显示,虽然一季度土地购置面积出现下滑,但是土地成交价款却仍大幅增长,可见土地均价增速之快。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土地成交价款9918亿元,增长.9%,增速提高2.4个百分点。
第一太平戴维斯数据显示,一季度上海平均成交楼板价环比上涨17.9%,达到每平方米1400元人民币。
首开集团董事长刘希模认为,北京的地价涨幅甚至比上海更高。“地价的上涨无疑将推动房价。”另一位房企老总告诉记者,“原来土地成本只占开发成本的三分之一不到,现在要达到一半了。”
聂梅生表示,土地价格的节节上涨,让房企将大量资金用于拿地,由于目前商品房销售增速放缓、成交量下降,房企的资金回笼慢,从而减少了对房地产的投资。她担心:“我国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或将威胁今后的商品房供应量,甚至有可能影响地产行业产业链的上下游。”
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许多实力房企逐渐把项目开发重点转向旧城改造。然而,业内认为,旧改只能推高城市住宅均价,而不能改变供求关系。
戴德梁行认为,考虑到其稀缺的区位优势、土地成本等因素的叠加,中心城区旧改一般会形成新的高端住宅大盘。从供需来看,市中心高端住宅大盘开发节奏缓慢,不会形成集中供应,无法改变住宅市场的供需关系;从售价来看,中心城区旧改项目将使未来住宅均价的上涨幅度比较明显。
信贷“两头紧” 资金成刚需“紧箍咒”
自去年年底以来,房地产类贷款(贷款 / )出现了“两头紧”的窘境。
聂梅生指出,今年一季度的特点是房地产企业取得资金的渠道和成本比较紧张,而购房者想获得按揭贷款同样也不容易。
一方面,在楼市成交整体低迷的大环境下,个人房贷政策丝毫没有放松的迹象。中原地产数据显示,在其监测的5个重点城市中,有25个城市出现停贷现象,占比超过70%。停贷银行主要以中小银行为主,如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广发银行、中信银行等,国有银行也大多处于半停贷状态。
记者近日走访上海多家银行发现,各银行虽然没有明确已经“停贷”,但审批周期“可能会比以前长一些”。
另一方面,银行对房地产开发类贷款的审批日趋谨慎,使开发商在资金方面捉襟见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2871亿元,同比仅增长6.6%,增速较去年全年回落20.个百分点。
聂梅生认为,楼市的刚性需求不仅包含无房者,还包括刚性的改善型需求者。政府应当允许、鼓励和保障他们的购房需求,坚持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在金融方面给予支持。

标签: 无

发表评论 (已有9条评论)

评论列表

    本站网友 亚当斯的一家
    12分钟前 发表
    成交量下降
    本站网友 云徙科技
    7分钟前 发表
    楼市的刚性需求不仅包含无房者
    本站网友 交通银行济南分行
    3分钟前 发表
    在房地产开发贷和个人房贷“两头收紧”的信贷环境下
    本站网友 共振设计
    11分钟前 发表
    华东区综合住宅服务主管伍惠敏认为
    本站网友 中国食药监局
    2分钟前 发表
    国有银行也大多处于半停贷状态
    本站网友 海淀房屋出租
    23分钟前 发表
    一季度上海平均成交楼板价环比上涨17.9%
    本站网友 shopyy
    2分钟前 发表
    许多实力房企逐渐把项目开发重点转向旧城改造
    本站网友 爱财经网
    4分钟前 发表
    记者近日走访上海多家银行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