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省会、直辖市靠土地偿债 过度依赖土地财政使高房价更难破
审计署“抽查”发现,部分地方以土地出让收入为偿债来源的债务余额增长。2012年底,4个省本级、17个省会城市本级承诺以土地出让收入为偿债来源的债务余额7746.97亿元,占这些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余额的54.64%,比2010年增长118.97亿元,占比提高.61个百分点。换言之,不少地方都以土地出让收入来偿债。
值得警惕的是,审计报告中的18个省会和直辖市,有17个承诺以土地出让收入来偿债,比例高达95%。
记者采访发现,今年上半年,在楼市调控重压之下,地方政府依然掀起了一轮卖地高潮,各地“地王”频出,据知情人士透露,原因就在于部分地方政府偿债压力增大,而不得不多卖地。从宏观面来看,最近几年,土地出让收入都占到了全国财政收入的1/4~1/;而对于很多三四线城市而言,其土地出让收入能占到地方财政的一半。
过度依赖土地财政使高房价更难破
这就是最近十余年来愈演愈烈的土地财政。有人称之为美酒、有人称之为毒药,无论如何,土地财政已经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从数年前的千亿元级滚到了如今的万亿元级。
据国土资源部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出让国有建设用地面积2.28万公顷,出让合同价款(即土地出让总收入)2.69万亿元,同比分别减少.%和14.7%。其中,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土地面积29.0万公顷,占出让总面积的90.8%;出让合同价款2.55万亿元,占出让合同总价款的94.8%。
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一是还债渠道过于狭窄,对于部分产业经济发展不顺畅、地方财政收入机制不健全的地方,土地资源成为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二是目前土地收入较易获得,由于地方政府是地方土地的唯一供给者,因此在获取土地出让金方面并非难事;三是目前对于地方债的运作仍未成熟,地方政府容易钻制度的漏洞,从而可以实现以土地收入作为偿还担保的目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曹建海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一大半的债务要靠土地财政来偿还,充分表明地方政府财政状况已经被土地财政了,而这显然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一系列不利影响。最典型的就是当前房价泡沫越吹越大,但地方政府并没有刺破泡沫的决心,结果房价越调越高。
近年来,中央屡次出手调控楼市,2008年甚至一度抑制住了房价上涨的势头,但2008年底,多个地方政府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救市政策,分析人士指出,就是因为土地财政作祟。
严跃进指出,过于依赖土地财政,无疑会带来一系列危害。第一,土地财政造成了地方政府的惰性和腐败。在无需大的成本时,过于依赖土地收入,而不会在其他收入方面寻求突破。第二,地方政府会将自己逼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依靠土地财政固然能提高地方政府的收入,但是在目前控制房价与打压地王的情况下,“面粉贵于面包”又会增加控制房价的难度。第三,土地财政滋生出的风险,最终会转嫁到普通老百姓身上。从地方政府到开发商,再到普通百姓,实际上有环环相扣的利益关系。这种模式下,最终会肥了政府、便宜了开发商,却苦了百姓。
感谢您对高倍房产信息网的认可,转载请说明来源于"高倍房产信息网
推荐阅读
留言与评论(共有 6 条评论) |
本站网友 雪莲的功效 | 12分钟前 发表 |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 | |
本站网友 戒烟偏方 | 14分钟前 发表 |
部分地方政府的土地收入越来越不能满足偿债需求 | |
本站网友 美白牙齿价格 | 28分钟前 发表 |
今年上半年 | |
本站网友 朝阳房产信息 | 7分钟前 发表 |
挂牌出让土地面积29.0万公顷 | |
本站网友 网易邮箱助手 | 15分钟前 发表 |
土地财政滋生出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