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源信息

高倍房产信息网是全新的全球房源信息分享平台,高倍房产提供全面实时的房地产资讯内容,为全球网民提供专业的新房、二手房、租房、豪宅别墅、写字楼、商铺等全方位资讯信息。为业主、客户及房地产业内精英们提供实用的选房技巧、房源信息资讯。

  • 炒房客存房无望改存钱炒房客不敢卖房

    王先生近年来通过炒房挣了不少钱,是京城炒房大军中的一员。调控严政之前,对于王先生这样的炒房客来说,无论是买房子还是办贷款都一路“平趟”。开发商青睐像王先生这样的大客户,银行放贷手续简单,首付低折扣大,和中介或是开发商接洽好,没准还能按首套房优惠办房贷。期房时低价买进,交房时用以新房的价格转手二手房,坐收渔利。然而,二轮调控重拳出击,将投资客所有的美梦都扼杀在了摇篮里。北京地区的限购、限贷、加息等

  • 房产中介非法倒卖不满5年经适房竟然通过审核

      3名房产中介员工伪造法院判决书,将客户购买不满5年的经济适用房转卖,谋求获得佣金。昨天上午,昌平法院一审以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判处他们有期徒刑6个月至1年。   伪造判决成功过户   郭女士在昌平区东小口镇龙锦苑东一区有一套经济适用房,购买时间不到5年,想找人转卖。但经济适用房管理办法规定,购买经适房不满5年的,不能上市交易、办理过户。她找到北京前倾家园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区域经理周某帮忙。

  • 2010房地产调控回顾与前瞻报告发布

      日前,据报道:中国不动产研究中心、搜狐焦点网、搜狐焦点购房大学在京发布了2010中国房地产调控回顾与前瞻报告,并举办了“严政下购房与投资研讨会”。   2010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可谓一波三折。在经历了2008年的低谷之后,2010年年初市场迎来强劲反弹,4月17日号称“史上最严”的楼市调控政策出台,9月楼市出现复苏迹象,9月29日第二波楼市调控出台,多个城市先后推出限购令。

  • 楼市调控是常态,业内人士称十年九调控

    2010年至今,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可谓一波三折。在经历了2008年的低谷之后,2010年年初迎来了强劲反弹,同时也导致了号称“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   从4月17日,以“新国十条”为代表的调控政策出台,楼市迅速从高峰滑落,这样的局面直到金九银十才有所缓解。但随后,政策的第二只靴子终于落下,9月29日第二波楼市调控出台,10月19日,央行宣布加息,加之房产税传言不断临近,使楼市面临前所未有

  • 需求和欲望,房地产市场应该首先满足的是需求

      究竟什么是“欲望”,什么又是“需要”?现今的人们总是分不清楚这两者的差异,将“欲望”当成“需要”,结果使我们自身产生苦恼。   欲望,是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要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需要,是某一时刻人的自然需求。   “需要”是我们本能的反应,是此时此刻的反应。正如此刻你饿了,那么你就需要吃饭;此时你口渴,你就需要喝水;此时你困倦了,你就需要休息……“需要”是很单纯的感受,也是最本质的反映。

  • 房产开发商互相担保贷款1417亿银监会摸底60家大型房企后结果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银监会近期完成对60家大型房地产企业集团的摸底调查,发现房企集团多头风险突出,涉及集团内互保贷款金额达1417亿元,且60%的上市房地产企业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为负值。   在10月26日的金融形势通报会中,银监会主席刘明康首次提道,房地产市场调整可能带来房地产企业洗牌的风险。 要求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且各个商业银行要确保全行各分支机构

  • 买房能用房票,台州官员涉倒卖房票赚大钱

    房产中介标出“房票”加价数额。视频截图 浙江台州市椒江区白云山1号楼盘信息。视频截图   本报讯 据央视报道 浙江台州最近出现了一个新鲜事物“房票”。有许多楼盘须凭“票”才买得到,“房票”的价格便宜的要五六万元,最贵的要几十万元。记者昨天接到举报称,浙江台州一工商系统干部涉嫌倒卖“房票”。涉嫌买卖房票交易的人目前已经被停职,有关部门正在对此进行调查。   一位当地房产中介告诉记者,一部分拥有“

  • 房企抢地地方政府找钱 楼市调控面临关键抉择

  • 土地市场持续升温开发商缘何不缺钱 谁是“地王”背后推手?

    楼市回暖,土地先行。在房地产市场销售火热的带动下,房企拿地热情也如天气一般逐渐升温,大多数房企持续积极拿地,多地不断出现“地王”踪迹。在银行流动性收紧的市场预期下,开发商缘何不缺钱?面对不断加推的土地市场,谁来摁住地价稳住房价?   土地市场持续升温   6月份以来,“地王”这个词几乎让不少人产生了“审美疲劳”。龙头房企、上市房企甚至中小房企如饥似渴的拿地热情,让许多城市的地价纪录被频频刷新。

  • 改革红利释放将拉动投资 房地产:开发节奏下半年料减缓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投资增速在今年上半年不断滑落。本报记者调查发现,对于下半年的投资情况,企业持谨慎态度的居多,而即使是上半年风光无限的房地产企业,下半年也即将面临拿地和开发的节奏减缓,房价涨幅也有望将随之下降。 专家也认为,下半年投资处于下降周期的后段,预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比上半年下滑1~2个百分点。投资回暖的两个条件是:房地产投资的回升和改革红利的释放,尤其是保障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