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源信息
高倍房产信息网是全新的全球房源信息分享平台,高倍房产提供全面实时的房地产资讯内容,为全球网民提供专业的新房、二手房、租房、豪宅别墅、写字楼、商铺等全方位资讯信息。为业主、客户及房地产业内精英们提供实用的选房技巧、房源信息资讯。
-
新规抑制群租时间期内不得随意提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出台《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6号),旨在加强商品房屋租赁管理,规范商品房屋租赁行为,维护租赁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11年2月1日起施行,1995年发布的《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办法》进一步细化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制度,并本着鼓励房屋出租的原则,对房屋不得出租的情形作了重新规定。要求建设
-
上海第一高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告别只租不售
在上海地产价格最贵的陆家嘴金融区,中国内地第一高楼、楼高492米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遭遇成长的烦恼。 原本,开发大楼的 森大厦株式会社判断,他们会创造商业地产经营的奇迹,各路商户争相租用这幢摩天大楼,现在,楼房的空置率成了大楼经营者最担心的问题,甚至可能影响到了大楼的日常维护。 金融危机绊了脚 当前入住率号称70%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不仅高,而且物业面积也很大,地下两层加上地上六层为
-
房产专家说实在找不到房价下跌的理由
-
房地产正式启动全国土地管理问责制度
16日上午,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在京约谈违法用地较为严重的5市(州)、7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下午,国土资源部、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通报了2009年度全国土地卫片执法检查情况。公众期待已久的三部门全国土地管理“问责”正式启动。 此次被国家土地总督察约谈的5个市(州)分别为陕西省渭南市、山西省运城市、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湖北省襄阳市,7个县(市
-
第三轮房产调控 会不会继续实施?
“思想者”在一个楼盘前“思考”。第三次调控是否会到来,成为业内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北京房价若再涨,政府有可能会加码调控。这是12月14日,北京市住建委有关人士的公开表态。11月,北京楼市与全国一样量价齐升,而且同比涨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达到9.1%。 据有关报道,北京市住建委新闻发言人表示,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决心绝不动摇,如果房价出现较大波动,金融、信贷、税收等调控手段将
-
房产税年税率为0.8%-20%征收细则
关于房产税征收的传闻不断刺激着市场的神经。 近日,又有一份“房产税征收细则概要”(下称“概要”)在市场流传,称“采用分段累进税率,年税率为0.8%~20%”。 昨天,有分析人士表示,“概要”部分内容接近正在酝酿的房产税方案,但这份“概念”并非最终权威版本。 从1月到4月再到9月,从“国十条”到“9·29”楼市调控新政,信贷、税收、住房保障、土地等相关政策出台之密集,动用的政策工具
-
国有土地上房屋拆迁条例二次征求意见稿公布(全文)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15日在其官方网站全文公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稿)》。全文如下: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活动,维护公共利益,保障被征收房屋的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征收国有土地上单位、个人的房屋,应当对被征收房屋的所有权人(以下简称被征收
-
中国房产价格预言下降20%缺乏事实基础
社科院一则预测中国楼市在2011年有望下降20%的研究报告,让不少对房地产望而生畏的受众颇感欣喜。而欣喜之余也让人产生不少疑问。 中国房地产刚性需求潜力巨大,住房是人的一生中必须要首先完成的最重要的一项置业行为,而且会随着收入的增长衍生出不断增长的改善性住房要求。当前政府正在着力建设的廉租房,其实只能延缓部分人的购房行为,而不能真正减少人们对商品房的总需求。在结构性富裕背景下的中国私人
-
房地产政策已被市场消化,土地价格年末可能疯涨
16日在广州举行的土地拍卖会上,保利地产将广州楼面地价一举推高至2万元的历史新高。据悉,这是今年底广州最后一次大规模推地,也是广州白云新城首次推住宅地块,因而竞争非常激烈。最终,第一块住宅用地由保利地产以24亿元夺得,折合楼面地价为19632元/平方米,刷新了广州单价地王纪录。 临近年末,土地市场“收官大战”愈演愈烈,开发商拿地热情高涨,不少城市上演“年末疯狂”。 广西南宁
-
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是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
日前,有关城镇化的话题日益升温。新一届政府把城镇化作为拉动内需和带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官员、学者、企业家纷纷就城镇化发表自己的观点,其中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的观点值得引起注意,他对于城镇化涉及的科学问题分析切中要害。他认为推进城镇化进程关键在于改革,打破阻碍实现人的城镇化的藩篱。 作为一名城镇化改革的实践者和积极推动者,李铁在从事城镇化政策研究工作的近20年时间里,多